标题:
像李清照一样坚强地活着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叶孤城
时间:
2004-1-5 21:49
浅析易安词中的时间词和季节词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富于性情与生命。在现存词作中,有三十多首词分别出现黄昏、夜等时间词和春秋等季节词,占总数将近四分之三。它们或为整首词的背景,或为基调,或作为意象直接入词,对这些词作系统地分析,无疑会使我们对女词人及她的作品有更深的了解。
一、从时间词看李清照前后期的生活
在现存的确定为李清照的43首词中,有30首或隐或现地出现时间词,把这些词大致按前后期归类并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对词人前后期生活从另一个角度作一个直观地了解。
一、前期。1、未婚少女时期,女词人天真浪漫,无忧无虑,即使在为“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的海棠担心,仍然可以浓睡,早早起来以后再急迫地探听花信。天气好时,女词人会与女仆驾一叶轻舟去湖中游赏“说不尽,无穷好”的“水光山色”(《怨王孙》),直到“兴今晚回舟”,“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女词人曾是那样活泼可爱;雨天时,词人不得不“梦回山枕隐花钿”(《浣溪沙》),一觉醒来,疏雨还在滴答个不停,她略带忧愁地看着被雨淋湿的秋千,看着将要凋谢的梨花,凝神想着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未来。这应该说是李清照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2、李清照十八岁适赵明诚,他们先是在汴京度过了六年幸福的生活,后屏居青州十年,赵明诚出仕后,她在青州独守空闺,后又随夫辗转各地。这一时期,她的生活明显和少女时期有很大不同。
他们两个结婚以后的生活是十分幸福的,把整个的生活建筑在艺术的基础上,或诗词唱和,或赏花弄月,更多的是收集和研究古代金石美术。但是相聚总是短暂的,分离却又那么漫长,独守空闺的女词人不得不独自品尝寂寞滋味。或许睡梦中时间可以过得快一点,丈夫可以早一点回来,因此词人总是在“日上帘钩”时“起来慵自梳头”(《凤凰台上忆吹箫》),可是一天却还有那么长。词人打起精神来,千万“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词人开始迷上“疏帘铺淡月”的“好黄昏”(《小重山》),它是那么宁静那么深邃,词人完全浸入黄昏的美丽中。晚来风起,吹醒了诗人,一阵幽香扑来,词人的目光又回到了东篱边的菊上,浅吟一杯淡酒,词人又陷入沉思,“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华瘦”(《醉华阴》)。
月朗风清词人会“独上兰舟”,守望着“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七夕乞巧,牛郎织女“金风雨露一相逢”(秦观《鹊桥仙》),词人不能不想到远方的他,感慨无穷无尽的离情别恨,但月终会有圆的一天。词人满怀期望的入睡,因相思之情过浓,偶尔也会半夜醒来,“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难以入寐之余,不禁“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但这只是偶尔,一般词人总会睡到第二天“日上帘钩”时。
词人前期的生活更多地属于白天,属于黄昏,虽然也会笼罩着淡淡的忧愁,但总的来说是美丽的,是充满期望的。
二、后期。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毕生心血搜集的金石字画也毁于一旦,后又遭改嫁风波,自己更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词人是那样的不想醒来,醒来越晚,这一天就会越短。然而,“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早早起来又能干什么呢?斜风细雨,好几日了,词人“更看今日晴未”(《念奴娇》)。然而晴了又有什么用呢?梅花再好,也只能“一指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双喜春色再好,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如果可以一觉睡到日暮,那是多么幸福,因为梦中可以忘了“故乡何处是”(《菩萨蛮》),或许梦中也忘不掉。但遗憾的是,女词人每天都是看着日影从帘钩上一寸一寸往下挪,“栖鸦归后,暮天闻角”(《忆秦娥》),片片梧桐,寂寞离去。更令人难挨的是雨天,暮秋时节,“满地黄花堆积”(《声声慢》),无人理睬,绵绵细雨滴在梧桐叶上,却点点打在词人心上,她失去了几乎的一切,并且最后宝贵的生命也将离去,原本早就可以选择放弃的她却依然静静地坐在窗前,品味着……
经历了太多太多之后,一觉睡到明对词人来说已成为奢望。好不容易睡着,“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时,窗外却还响个不停,“伤心枕上三更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好事近》)。再睡已不可能,词人只好坐在床前对着“清灯暗明灭”(《好事近》)出神凝思。夜是那么地漫长,天地间又有几个人像她一样长夜难眠,孤灯独坐呢?女词人连以前剪灯花的闲情都没有了,只是真正的在面对时间、面对生命。终于“曙色回牛斗”(《菩萨蛮》),但迎接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一天呢?
二、易安词中的季节
春夏秋冬作为背景或意象入诗在我国古人作品中屡见不鲜,春则伤韶华易逝,冬则悲壮志难酬,亦成文人通病。而李清照却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融合在一起,用细腻的笔触,为词中的季节涂上了一层属于她自己的色彩。
一、春。春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斜风细雨,“宠柳娇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春天也是最令人伤感的季节。无限春光,烂漫春花,却总是稍纵即逝,这必然会使敏感的女词人心中泛起涟漪点点,为自己花样的年华慢慢逝去而忧伤,为赏花时节丈夫不在身边而嗔怨,这一切都在她的词中诉说着。
这些主要是在李清照前期词中,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浣溪沙》(小园闲春春色深)、《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等。其中尤以《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最为代表: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小残酒。试问卷帘人,却到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酒醉而眠的女主人一觉醒来,心中惦记着一夜风雨过后的海棠,焦急地询问女仆,而女仆却答非所问,女主人有些生气地道出了无限凄婉的“绿肥红瘦”。寥寥几笔,一爱花惜花少女跃然纸上,李清照功力可见一斑。惜花即惜春,自己的青春、生命也会像花一样凋谢,全词散发出淡淡的哀愁,然而,哀却不悲,愁只是淡淡的、美丽的,它会使我们更好地珍惜与热爱生命与生活。
这一类的伤春词,李清照基本上未脱离前人樊篱,除在词中叹息青春易逝外,她还诉说着新婚的幸福、独守空闺时的闲愁,然而这一切都充满着希望和期望,她可以更好地珍惜青春,可以等丈夫回来幸福地生活,词中女主人公或天真浪漫或恬静沉思,却都是乐观的。生命的亮色流淌在词中。
另一类春却要沉重得多。春去春又会,然而丈夫却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毕生心血搜集的金石字画也不知流落和房,故乡更是不知何时再能踏上。如《临江先》(庭院深深深几许)、《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等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秣陵的春天想必已经来到,柳吐芽梅含萼,可是词人却无奈地飘泊到了建安。一个“客”字,不知蕴含多少辛酸。曾经两人共赏花踏雪,感吟风月,现在老去,却“谁怜憔悴更凋零”。家破了,国灭了,人也亡了,词人又怎能打起精神来来试灯踏雪呢?这样的春天是沉痛的,它只能使人想到悲惨的过去,“肠断与谁同倚” (《孤雁儿》),使人想到载也载不动的许多愁。
二、夏。夏天不属于诗人。清照词中也只有一篇写于夏季的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香子》
与秦少游《鹊桥仙》(织云弄巧)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旧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欲语还留、吞吞吐吐、相互理解、相互安慰相比,李清照要坦率得多,热烈得多,她诚挚地追求着爱情和婚姻的美满,不满足于“经年才见”、“关锁千重”中相逢,却不得不想无穷的离情别恨,相聚的欢欣,笑声阵阵;自己所受以及将要忍受的别离的痛楚,细泪涟涟,“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确实如刘大杰先生所说,《漱玉词》中充满着她欢乐时的笑容和悲苦时的眼泪。
三、秋。自宋玉《悲秋赋》以来,已不知有多少墨客骚人在这个本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慨叹行将暮年而壮志未酬得抑郁悲怆,李清照词中的秋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面貌。
1、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原因,李清照虽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但杀敌报国、功成名就显然不属于她。在她生活的前期,除诗词文赋等艺术上的追求外,爱情可以说是她生活的全部,因此秋天,她也在经营者自己的爱情。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一剪梅》(红偶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怨王孙》
暮秋季节,女词人为赏荷而来,然而却“红稀香少”,但词人却流连于无穷好的湖光山色。风吹来,轻波浩渺,词人不觉对“眠沙鸥鹭”产生兴趣,它为什么不肯回头,是不是嫌游人太早的归去呢?这就是李清照词中的秋季,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然,它的秋也会笼上一层轻愁,像“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但那只是闲愁,是相思引起的愁。丈夫远宦,很长时间才回来一次,又会很快分别,这使李清照的秋弥漫着愁,但她还有“雁字会时,月满西楼”的欣喜,有“东篱把酒黄昏后”的雅兴,它的秋也充满了希望。
2、李清照后期词中的秋是令人不忍卒读的。生活给了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她几乎失去了一切,除了暮秋、黄昏、独自守在窗边拒绝无限辛酸的她。词人坚强地活了下来,在生活的重压下,她本早就可以选择放弃--也许那样她会微不足道,而是将愁将痛在词里情愫,自己则冷静地体味生活给她的每一次馈赠。《声声慢》是这一类也是整个《漱玉词》中最杰出的作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这是词人血和泪的凝结,是晚年真实情景的写照。与早年的闲愁不同,现在确实死别之愁、永别之愁、无望之愁、败亡之愁。她所经历的一切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
这一类的秋天是暮年卜居的词人所感受到的真正的秋天,是给人震撼给人绝望的秋天,然而词人却在勇敢地面对着,她将无尽之愁诉诸于笔底的同时,也在寻求着新的生活彼岸。
四、冬。李清照在健康时每大雪辄循城远览,意兴甚豪,踏雪寻梅成为她生活中一段美好回忆,因此在她四首与冬季有关的词中就有三首提到雪,两首与梅有关。
《清平乐》中“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梅花依旧而词人每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萧萧两鬓生华”的词人孤零零地漂泊在海角天涯,梅花不看也罢。《渔家傲》中“雪里已知春信至”,词人写雪只是为了衬托梅的高洁,抒写“此话不于群花比”的豪情。
易安词中的冬天是灰色的,虽然离春不远,但“西风留旧寒”(《菩萨蛮》),描写元宵佳节的《永遇乐》更是以“中州盛日”与“而今憔悴”相比,极尽悲苦之能事。《须溪词》卷论集《永遇乐》曾说“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进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但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严寒之冬,身逢乱世屡遭不幸的女词人仍然“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可以说,李清照经历了世间少有的苦难,然而她不仅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足以列于众大家词中而丝毫不见逊色、在艺术上别是一家的词,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确实,她的词从头到尾是贯穿着一个愁字,但生活面前她却没有低头,这些词便是她坚强地面对生活和生命的见证。反复诵读这些词的过程中,我脑海始终盘旋着的是:像李清照一样坚强地活着!
参考资料:
1、《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北京第一版
2、《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编第七章第一节,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3、《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编第五章第一节,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1月北京第一版
4、《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第十八章第七节,刘大杰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李清照词部分,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第一版
6、《唐宋词选释》李清照部分,俞平波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北京第一版
8、《李清照前期行踪与词作评述》,诸葛忆兵著,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6月1卷第三期
作者:
一叶孤城
时间:
2004-1-5 21:57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中
我最喜欢的就是苏东坡和李清照
不知道大家以前对她的感觉怎么样,希望看了这篇文章能认识她的另一面
一生屡遭劫难的她却坚强地活到将近70岁,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学习
作者:
发上的花
时间:
2004-1-6 00:19
我觉得她改嫁那一段,真的是……忍不住为之心痛……
作者:
myohmy
时间:
2004-1-6 15:07
孤城兄原创的评价词家的一篇论文?
李清照通过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给所有的读者带来了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后期作品中国破家亡、伤感怀旧、悼亡之情的低沉充满词间,看后常感叹人生的短苦,更应珍惜今时幸福的拥有。
作者:
cfan
时间:
2004-1-6 15:11
女词人最喜欢李清照~
作者:
一叶孤城
时间:
2004-1-6 17:15
就是
不过这不能算论文,我看倒象散文
作者:
海鸥
时间:
2004-1-7 09:09
我觉得她比我过的好
作者:
moreyoung
时间:
2004-1-7 09:11
羡慕别人的总是感觉良好的地方。。。。
各人都有各自的酸楚啊~~`
作者:
海鸥
时间:
2004-1-7 16:00
楼上地,是不是在说我啊?
作者:
myohmy
时间:
2004-1-8 03:05
引用
(一叶孤城 @ 2004-01-06 09:15:30)
就是
不过这不能算论文,我看倒象散文
我看已经很专业,有论文的感觉了
欢迎光临 摆渡论坛 (http://bbs.wakin.org/)
wakinchau.net